今天我们还是从四个方面来了解
小程序:
●常用事件和事件冒泡
●配置
●app生命周期及app对象的使用
●页面的生命周期
一、事件的绑定:
事件一方面可以理解成用户的行为,当用户对UI层做了某些操作时,程序可以捕捉到操作的类型。如:点击、长按、移动等。另一方面事件也是一种通讯方式,比如当程序运行时来电话、短信通知时会改变当前程序的生命周期。常用的事件类别主要有:
●点击事件:Tap
●长按事件:longTap
●触摸事件:touchstart、touchend、touchmove、touchcancel
●其他事件:submit input 等
点击事件、长按事件、触摸事件都属于冒泡事件,其他事件属于非冒泡事件。
冒泡事件即事件会从发生事件的组件向上传递。例:

事件的绑定方式:
1. bind (会造成事件冒泡)
2. catch (不会造成事件冒泡)

事件对象:
调用事件方法是可以传入event参数,通过控制台可以看出event中所包含的对象,如下图可以更好的看出事件的冒泡机制:

二、配置
微信小程序的配置文件是以.json为后缀,分为全局配置和页面配置,全局配置是在app.json中,页面配置是在每个文件夹下的*.json中,配置项相同是页面配置会覆盖全局配置,包括样式文件也是如此。app.json文件来对
微信小程序进行全局配置,决定页面文件的路径、窗口表现、设置网络超时时间、设置多 tab 等。如下图所示:

app.json 配置项列表:

由于小程序版本更新迭代很快,具体配置项的使用方法请查看开发文档:
https://mp.weixin.qq.com/debug/wxadoc/dev/framework/config.html
三、app生命周期及app对象的使用
App生命周期和对象是在全局app.js中定义的,如图所示做以下修改:

运行结果如下:

app生命周期说明:
属性 |
类型 |
描述 |
触发时机 |
onLaunch |
Function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初始化 |
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 onLaunch(全局只触发一次) |
onShow |
Function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显示 |
当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显示,会触发 onShow |
onHide |
Function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小程序隐藏 |
当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会触发 onHide |
其他 |
Any |
开发者可以添加任意的函数或数据到 Object 参数中,用 this 可以访问 |
|
前台、后台定义: 当用户点击左上角关闭,或者按了设备 Home 键离开微信,小程序并没有直接销毁,而是进入了后台;当再次进入微信或再次打开小程序,又会从后台进入前台。只有当小程序进入后台一定时间,或者系统资源占用过高,才会被真正的销毁。
获取应用实例app对象:
在全局js中通过App(appConfig)设置了app全局应用,在其他页面中可以通过getApp()方法获取此对象。下面以自定义全局数据为例,通过getApp()获取对象实例,再通过对象取得自定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