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
微信小程序是一个框架,小程序开发框架。
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高效的方式让开发者可以在微信中开发具有原生 APP 体验的服务。
框架结构
-
自己的视图层描述语言(View) WXML 和 WXSS
-
基于 JavaScript 的逻辑层(App Service)框架
-
视图层与逻辑层间提供了数据传输和事件系统
特点
-
响应的数据绑定
-
整个系统分为两块视图层(View)和逻辑层(App Service)
-
只需要在逻辑层修改数据,视图层就会做相应的更新。
-
省心的页面管理
-
框架 管理了整个小程序的页面路由。
-
可以做到页面间的无缝切换,并给以页面完整的生命周期。
-
只要将页面的数据,方法,生命周期函数注册进 框架 中,其他的一切复杂的操作都交由 框架 处理。
-
更加微信“原生”
文件结构
小程序包含一个描述整体程序的 app 和多个描述各自页面的 page。
关键文件三个
最关键也是必不可少的,是 app.js、app.json、app.wxss 这三个。
-
.js后缀的是脚本文件
-
监听并处理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函数、
-
声明全局变量。
-
调用框架提供的丰富的 API
-
.json后缀的文件是配置文件
-
app.json 是对整个小程序的全局配置。
-
配置小程序是由哪些页面组成
-
配置小程序的窗口背景色,配置导航条样式,
-
配置默认标题
-
注意该文件不可添加任何注释。
-
.wxss后缀的是样式表文件
关键文件夹pages
-
每一个页面的【路径+页面名】都需要写在 app.json 的 pages 中
-
且 pages 中的第一个页面是小程序的首页。
小程序页面
组成
描述页面的这四个文件必须具有相同的路径与文件名
-
.js后缀的文件是脚本文件,
-
监听并处理页面的生命周期函数、
-
获取小程序实例,
-
声明并处理数据,
-
响应页面交互事件
-
.json后缀的文件是配置文件,
-
.wxss后缀的是样式表文件,
-
.wxml后缀的文件是页面结构文件。
.json
-
非必要
-
将会在app.json的基础上,覆盖相同的配置项。
.wxml
<!--index.wxml-->
<view class="container">
<view bindtap="bindViewTap" class="userinfo">
<image class="userinfo-avatar" src="{{userInfo.avatarUrl}}" background-size="cover"></image>
<text class="userinfo-nickname">{{userInfo.nickName}}</text>
</view>
<view class="usermotto">
<text class="user-motto">{{motto}}</text>
</view>
</view>
|
.wxss
当有页面样式表时,页面的样式表中的样式规则会层叠覆盖 app.wxss 中的样式规则。
如果不指定页面的样式表,也可以在页面的结构文件中直接使用 app.wxss 中指定的样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