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三大范式通俗理解 1、原子性,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表:字段1、 字段2(字段2.1、字段2.2)、字段3 ...... 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如果认为最后一列还可以再分成(出生年,出生月,出生日),它就不是一范式了,否则就是; 2、唯一性,一个表只能说明一个事物,即实体的惟一性。 表:学号、课程号、姓名、学分; 这个表明显说明了两个事务:学生信息, 课程信息;由于非主键字段必须依赖主键,这里学分依赖课程号,姓名依赖与学号,所以不符合二范式。 可能会存在问题: 正确做法: 3、冗余性,每列都与主键都有直接关系,不存在传递依赖。 表: 学号, 姓名, 年龄, 学院名称, 学院电话 因为存在依赖传递: (学号) → (学生)→(所在学院) → (学院电话) 。 可能会存在问题: 正确做法: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学院,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