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教程栏目今天详细介绍有关RocketMQ知识。
java基础教程栏目今天详细介绍有关RocketMQ知识。 又是好久没有写博客了,虽然可以找出无数个没有写的博客的理由,但是说到底,还是一个字“懒”。今天我终于吃了一颗治疗懒癌的药丸,决定写一篇博客。介绍什么好呢,思来想去,还是介绍下RocketMQ吧,毕竟写了30多篇博客,还没有好好写过关于MQ的博客呢。本篇博客比较基础,不涉及到源码分析,只是扫盲。 MQ有什么用解耦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微服务促进了MQ的蓬勃发展,本来一个系统有N多个模块,所有模块都强耦合在一起,现在微服务了,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系统,系统之间肯定需要交互,交互有三种常见的方法,一种是RPC,一种是HTTP,一种就是MQ了。 异步原本一个业务分为N步,要一步一步处理,才能把最终的结果返回给用户,现在有了MQ,先把最关键的部分处理完毕,然后发送消息到MQ,直接返回给用户OK,至于后面的步骤在后台慢慢处理吧,真乃提升用户体验的神器。 削峰某个接口的请求量突然飙升,势必会对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在有了MQ,来多少请求都不在怕的,后台慢慢处理呗。 RocketMQ简介RocketMQ是用Java编写的,是阿里开源的消息中间件,吸收了Kafka很多优点。Kafka也是比较热门的消息中间件,不过Kafka是用Scala编写的,不利于Java程序员去阅读源码,也不利于Java程序员做一些定制化的开发。接触过Kafka的小伙伴都知道,要用好Kafka实属不易,相对来说,RocketMQ简单多了,而且RocketMQ有阿里加持,经历了N次双11的考验,比较适合国内互联网公司,所以国内使用RocketMQ的公司很多。 RocketMQ四大组件
可以看到RocketMQ主要有四个组件: NameServer
Borker
Producer生产者,每隔一定时间向NameServer发起Topic的路由信息查询。 Consumer消费者,每隔一定时间向NameServer发起Topic的路由信息查询。 为什么注册中心不选用Zookeeper其实,在低版本的RocketMQ中,确实是选用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的,但是后面改成了现在的NameServer,猜想主要原因是:
RocketMQ消息领域模型Message
Topic
Tag
Group分为ProducerGroup,ConsumerGroup,我们更多的是关注ConsumerGroup,ConsumerGroup包含多个Consumer。 在集群消费模式下,一个ConsumerGroup下的Consumer共同消费一个Topic,且每个Consumer会被分配到N个队列,但是一个队列只会被一个Consumer消费,不同的ConsumerGroup可以消费同一个Topic,一条消息会被订阅此Topic的所有ConsumerGroup消费。 Queue
消费模式消费模式有两种:Clustering(集群消费)和Broadcasting(广播消费)。 和其他MQ不同,其他MQ是在发送消息的时候,指定是集群消费还是广播消费,RocketMQ是在消费者端设置是集群消费还是广播消费。 Clustering(集群消费)默认情况下是集群消费模式,该模式下,ConsumerGroup所有的Consumer共同消费一个Topic的消息,每个Consumer负责消费N个队列的消息(N也可能为1,甚至是0,没有分配到队列),但是一个队列只会被一个Consumer消费。如果某个Consumer挂掉,ConsumerGroup下的其他Consumer会接替挂掉的Consumer继续消费。 集群消费模式下,消费进度维护在Borker端,存储路径为 Broadcasting(广播消费)广播消费消息会发给ConsumerGroup中所有的Consumer。 广播消费模式下,消费进度维护在Consumer端。 消费队列负载算法与重平衡机制消费队列负载算法我们知道了在集群消费模式下,ConsumerGroup下所有的Consumer共同消费一个Topic的消息,每个Consumer负责消费N个队列的消息,那么具体是如何分配的呢?这就涉及到消费队列负载算法了。 RocketMQ提供了众多的消费队列负载算法,其中最常用的是两种算法,即AllocateMessageQueueAveragely、AllocateMessageQueueAveragelyByCircle。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两个算法的区别。 假设,现在一个Topic有16个队列,用q0~q15表示,有3个Consumer,用c0-c2表示。 用AllocateMessageQueueAveragely消费队列负载算法的结果如下:
用AllocateMessageQueueAveragelyByCircle消费队列负载算法的结果如下:
ConsumerGroup下所有的Consumer共同消费一个Topic的消息,每个Consumer负责消费N个队列的消息,但是一个队列不能同时被N个Consumer消费,这意味着什么? 聪明的你一定可以想到,如果一个Topic只有4个队列,而有5个Consumer,那么有一个Consumer将不能分配到任何队列,所以在RocketMQ中,Topic下队列的个数直接决定了Consumer的最大个数,也就说明,不能光靠增加Consumer来提高消费速度。 重平衡虽然建议在创建Topic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队列的个数,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哪怕队列数没有发生改变,Consumer的数量也一定会发生改变,比如Consumer的上下线,比如某个Consumer挂了,比如新增了Consumer。队列的扩容、缩容,Consumer的扩容、缩容都会导致重平衡,也就是为Consumer重新分配消费的队列。 在RocketMQ中,Consumer会定时查询Topic的队列的个数,Consumer的个数,如果发生了改变,就会触发重平衡。 重平衡是RocketMQ内部实现的,程序员无需关心。 Pull OR Push?一般来说,MQ有两种方法获取消息:
不管是Pull,还是Push,Consumer总会与Broker产生交互,交互的方式一般有短连接、长连接、轮询三种方式。 看起来,RocketMQ支持既支持Pull,也支持Push,但是实际上Push也是用Pull实现的,那么Consumer是怎么与Broker产生交互的呢? 这就是RocketMQ设计的巧妙的地方了,既不是短连接,也不是长连接,也不是轮询,而是采用的长轮询。 长轮询Consumer发起拉取消息的请求,分为两种情况:
事务消息RocketMQ支持事务消息,Producer把事务消息发送给Broker后,Broker会把消息存储在系统Topic: Broker会有一个定时任务,消费
延迟消息延迟消息是指息发到Broker后,不能立刻被Consumer消费,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可以被消费到,RocketMQ只支持特定的延迟时间: 消费形式RocketMQ支持两种消费形式:并发消费、顺序消费。 如果是顺序消费,需要保证排序的消息在同一个队列。如何选择队列发送呢,RocketMQ发送消息的方法有好几个重载,其中有一个重载方法支持队列的选择。 同步刷盘、异步刷盘Producer把消息发送到Borker中,Borker是需要把消息持久化的,RocketMQ支持两种持久化策略:
同步复制、异步复制为了MQ的可靠性、可用性,在生产环境,一般会部署Follower节点,Follower节点会复制Master的数据,RocketMQ支持两种持复制策略:
"写入"是写入PageCache,还是写入硬盘,要看Follower Broker的配置。 再谈谈ProducerRocketMQ提供了三种发送消息的方法:
在实际开发中,一般选用同步方法,如果要提高RocketMQ的性能,一般都是修改Borker端的参数,特别是刷盘策略和复制策略。 发送消息重试消息发送时,如果使用了MessageQueueSelector,那消息发送的重试机制将会失效。 发送消息响应可能为以下四种: public enum SendStatus { SEND_OK, FLUSH_DISK_TIMEOUT, FLUSH_SLAVE_TIMEOUT, SLAVE_NOT_AVAILABLE, }复制代码 除了第一种,其他情况都是有问题的,为了保证消息不丢失,需要设置Producer参数: 故障规避机制如果消息发送失败了,重试的时候,还是发送给这个Borker,那么大概率发送还是失败的,RockteMQ设计精巧之处在于,重试的时候,会自动避开这个Borker,而选择其他Borker,但是目前为止,异步发送没有那么智能,只会在一个Borker上重试,所以强烈建议选择同步发送方式。 RocketMQ提供了两种故障规避机制。用参数
延迟退避机制看起来很好用,但是一般来说Borker端繁忙,导致Borker不可用或者网络不可用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马上就可以恢复,如果开启了延迟退避机制,本来可用的Borker在一段时间内却被规避了,其他Borker更加繁忙,那可能情况更糟糕。 再谈谈ConsumerConsumer线程注意事项Consumer有两个参数,可以消费的并行度,即 ConsumeFromWhere如果查询不到消费进度的时候,Consumer从哪里开始消费,RocketMQ支持从最新消息、最早消息、指定时间戳这三种方式进行消费。 消费消息重试RocketMQ会为每个ConsumerGroup都设置一个Topic名称为 消息堆积、消费能力不够,怎么办
本来以为写扫盲文,应该会写的很顺,但是还是想多了,因为是扫盲文,面向的是没有怎么接触过RocketMQ的小伙伴,但是RocketMQ有没有那么简单,不可能用一篇博客,就让没有怎么接触过RocketMQ的小伙伴顺利入门,所以在写博客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东西重要吗,需要仔细描述吗;这个东西可以忽视,可以不介绍吗 等等,大家可以看到本文基本都是在介绍各种概念,几乎没有涉及到API的层面,因为一旦涉及到API,那么估计写两个星期也写不完。 End
以上就是终于来了...RocketMQ扫盲篇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模板之家(www.mb5.com.cn)其它相关文章! |